使用者 | 找書
想要更新更快,請記住網址:duaige.com

天漢之國 古代 安化軍 全集最新列表 精彩無彈窗閱讀

時間:2024-04-01 00:12 /歷史軍事 / 編輯:四喜
甜寵新書《天漢之國》由安化軍所編寫的歷史、架空歷史、鐵血型別的小說,故事中的主角是安化軍,情節引人入勝,非常推薦。主要講的是:一旦發行信用貨幣,政權能夠保證貨幣不迅速貶值,鑄幣稅或者嚼其他名目的錢,會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值。特別是...

天漢之國

推薦指數:10分

作品時代: 古代

連載狀態: 已完結

《天漢之國》線上閱讀

《天漢之國》推薦章節

一旦發行信用貨幣,政權能夠保證貨幣不迅速貶值,鑄幣稅或者其他名目的錢,會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值。特別是在經濟速發展的時候,這個數目會非常寵大,並不亞於各種稅收。這些年,王宵獵的主要收入就是印製會子,其他產業都在投入,還沒有到收穫回報的時候。

第557章 北伐

十月二十四,小雪節氣,中路軍正式從新出發,大舉北上。大部分物資走路,沿河逆流而上,到南陽縣。從南陽縣,一部分北上走魯山關,從魯山縣轉汝州。大部分則走方城、葉縣,沿大到汝州去。連河上面船帆連成一片,如同雲朵一般。

太陽剛剛升起,北伐的將士正式出城。車轔轔馬蕭蕭,在冬的清晨帶著肅殺。

給將士們喝了壯行酒,王宵獵站到路邊,靜靜看著遠征的將士們。

汪若海:“從均州回來,這半年多成效著實不錯。今天出城的將士們,紀律更加嚴整,隊形格外整齊,看起來自有一股殺氣。能打仗的軍隊,確實少不了訓練。”

王宵獵:“自然少不了。軍隊能不能打仗,看的是一股氣。這股氣說不清不明,但實實在在就在那裡。練這一股氣,訓練少不了,實戰少不了,讓將士識文斷字明事理少不了,軍械更少不了。但這些少不了的東西,某種時候,又不是必要的。常人看軍隊,無非紀律嚴明,械鮮明,奮不顧。但若是將領把目光放在這些東西上時,往往就會錯失最重要的東西。”

汪若海:“節帥講話,往往玄而又玄。”

王宵獵:“這世間的事,本就是玄而又玄。強行用簡單的話說清楚,怎麼可能?只不過是大部分人認識不到玄而又玄的內容,不得不把複雜的東西簡單而已。參議,等打的仗多了,你再看軍隊,就跟現在不一樣了。此次北伐,與以往不同。我們大軍已成,該收復失去的土地了。”

汪若海抬眼看面的軍隊,並沒有看出什麼不同。:“依節帥所說的,我們的軍隊現在有那一股氣嗎?建軍數年,不斷演練,費了許多功夫。”

王宵獵:“有一點了,但還是遠遠不夠。他們需要戰鬥,需要在實戰中養出自己的氣來。這些將士們,需要在實戰中見識敵人的兇殘,並且能夠戰而勝之!他們需要看見人民的期盼,看見在戰火中受難的人民,如何夜南望,希望看見漢人的軍隊。他們需要告訴淪陷區的人民,敵人再是兇殘,這支軍隊也將戰無不勝!他們的戰果,將鼓舞人民,不屈從於敵人的威。這支戰無不勝的軍隊,也將得到人民的支援。當他們走到哪裡,哪裡的人民就相信平安到來,敵人必將失敗,那個時候才真正有了一股氣。”

汪若海苦笑:“節帥說的,實在讓人心嚮往之。只是,這個世界存在那樣的軍隊嗎?”

“事在人為——”王宵獵抬起頭,看見東方一太陽正探出頭來。

出城門不遠,離開了警戒區,路兩邊擠行的百姓。這些人大多來自河北、河東,因為戰南逃,到了新附近安下家來。經過多少苦難,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家鄉。今天見到軍隊正式開始北伐,無不心情挤冬,擠在路邊為軍隊行。有的人難按捺心情,不由自主哭了起來。

在他們的申喉,是運物資的民工隊伍。按縣按裡為排隊,到了給自己分派的軍隊就跟上去。這支隊伍非常龐大,一眼望不到邊。

看了一會,王宵獵問汪若海:“一路上如何行軍,都安排好了嗎?”

汪若海:“安排好了。這次北伐,比不得其他幾次作戰。軍隊北上,不趕走敵虜,恢復中原,怕是不好回來。要運的物資不是小數目。徵集的民夫,按一兵三民徵集。襄陽和鄧州南邊的民夫,把物資運到南陽縣趕回。其他地方的,一部分用大車向方城去,一部分用馱畜,甚至用人,跟部隊一起過魯山關。這些人在豐集結,分批返回家鄉,他們的工作由汝州民夫接替。”

王宵獵點頭:“是,不獲得最的勝利,軍隊不好回來了。一兵三民,行路應該夠了,打起仗來只怕還是不夠。我們不能學金人,一打仗就強徵籤軍,而是要早做佈置。基本的原則,民夫運輸物資可以充抵徭役,而且是做一天民夫當一天半徭役。役的人數不足,則出錢和僱。在線地區,參戰的民夫要有特殊的政策。比士卒差一些,但比方的強一些。如果於戰,應該比照戰的將士處理。汝州的百姓應該是支撐不起這麼多軍隊的,要提從唐州、蔡州等地招人過去。”

汪若海:“節帥安心,我自會安排。”

王宵獵:“打仗比不得平時。生活會更加困難,會人,這都避免不了。要及時有政策出來,告知百姓,也要讓將士知曉。人民能夠理解,並且積極參與戰爭,支援軍隊,才是正常的。我們的軍隊神神於人民之中,與人民同呼共命運。這不是一句號,喊喊就好了。而是必須有相應的政策,明確地表現出這一點。要讓人民明,這支軍隊是人民的軍隊,為了人民而參與戰爭。”

汪若海:“此話節帥說過多次,我知曉了。”

王宵獵轉頭看著汪若海。:“真明了?”

汪若海被王宵獵看得心裡有些發慌。想了想:“真明了。”

王宵獵看著行的軍隊,:“我看你還是沒有明。其實豈止是你,這個世界上,能夠真正明這一點的人只怕不多。孟子說,得者多助,失者寡助。經常有人用這句話說人民支援的重要。但是卻很少人有能夠講明,與人民同呼共命運,為什麼是得。參議,你要明這句話,必須從得上去想。軍隊與人民站在一起,不僅僅是為了得到人民的支援,而是因為這本就是。”

汪若海點頭。只是不明,王宵獵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。

王宵獵:“我說軍隊自有一股氣。這股氣在,這支軍隊就戰無不勝。這股氣洩了,什麼樣的毛病都會出來。要說明這股氣,從選兵、械、訓練等等方面,都有理。但這股氣,並不是簡單的選兵、械、訓練等等能夠說明的。很多人,覺得自己瞭解了選兵、械等等,就覺得自己熟悉軍隊了。其實這遠遠不夠。參議,這一路上我們多看看,多想想,你要真地明軍隊為什麼要與人民在一起,怎麼與人民在一起才行。這一點,決定了我們這支軍隊的命運,決定了國家的命運。”

汪若海拱手稱是。

說軍隊是人民的軍隊,很多人就覺得自己知了,多說就是廢話。實際上哪裡那麼簡單?軍隊為什麼要是人民的軍隊?怎樣才是人民的軍隊?能把這些說清楚的人,世間就很少見了。

很多人覺得,自己對新中國的建立很熟悉,對於人民軍隊很熟悉。其實哪裡那麼容易。說到建設軍隊,就學著要有政委。與人民同呼共命運,就要土改。這樣怎麼可以呢?不可以的。

世來的人,有一個觀點與古人有明顯的區別。人明確地知,人類文明是向發展的,人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富裕的。而很多古人認為,世界是一成不的,世的人只是對人的重複。這個對世界看法的不同,會帶來許多不同。

世界是發展的,就會明世的很多做法,在這個時代行不通。比如土改,要讓耕者有其田,要打倒地主。現在這個時代,人只有世的十分之一,土地不稀缺,你改什麼?現在要做的是提供足夠的生產資料給自耕農,讓他們更富裕,從而推其他行業發展。

軍隊要立足於人民之中,這個時代當然有不同的面貌。宋朝與其他地方相比,是比較富裕的。軍隊不需要吃糠咽菜,不需要刻薄自己。他們要的打勝仗,一直打勝伏,用勝利取得人民支援。

第558章 三鴉鎮

看著方的三鴉鎮,葛定出了一氣:“可算是看見市集了!這一帶太平了幾年,怎麼這條路上還是不見人煙?六十里魯山關,路上也沒個歇的地方。”

一邊的都監曲風行:“使司說了多次,要整修三鴉路。奈何洛陽在偽齊手裡,不通商旅,這幾年需要做的事情又多,就耽擱下來。以西京繁盛的時候,這條路就少有人行,不就這樣子了。”

一邊說著,一邊觀察著兩邊的地形,緩緩向行去。

與其他軍隊不同,王宵獵軍中有專門的工兵,逢山開路,遇架橋。鄧州到汝州一路太平,工兵部隊做了先鋒,沿途整修路。

六十里魯山關,連線洛陽與南陽,是宛洛之間最重要的通,自古繁華而且重要。到了宋朝,由於首都在開封府,鄧州北上路東移,走方城、葉縣,這條路就荒廢了。太平年月也商旅稀少。行人多是零星客商,還有私販、盜匪。官府在面的三鴉鎮設有巡檢,專門緝拿走私的人。

這條路是沿著河與瀼河的河谷北上,又稱三鴉路。對於世篱主要在南陽盆地的王宵獵來說非常重要,一直想整修。只是這兩年事情太多,一直抽不出人。而且洛陽在偽齊手中,商旅不通,荒廢到現在。此次大軍北上,正好由工兵修一修路。

作為工兵統制,這一路上都穿行在峭之間,大多時候不見天,葛定也憋得慘了。終於走出了山路,見到村鎮,葛定心情大喜。

到了三鴉鎮外,葛定吩咐軍隊找一處平坦的地方離著鎮子兩里路紮營。對管軍中伙食的掌書記卞輝:“這幾著實辛苦,我們到鎮裡去,買兩隻羊來吃。”

卞輝答應,與葛定一起,帶著幾個兵到鎮子裡來。

三鴉鎮是巡檢鎮,又位於要,是有圍牆的。只是金軍南侵,官員早已逃跑,王宵獵佔領之也沒有再設定,顯得甚是殘破。到了大門外,就見有幾個人在大門面張望。

一個漢子見葛定等人直向鎮子裡走來。高聲:“你們是鄧州來的兵來嗎?聽說王節帥要北伐,算著子也該到這裡了。”

葛定:“不錯。三鴉路著實不好走,我們乏了,來鎮裡買兩隻羊吃。”

裡面的漢子聽了笑:“官人,這裡地方偏遠,人戶又少,太平年月都沒有賣的,更何況是現在呢?養羊的人家,要到北邊的山裡面才有,鎮裡可是沒有。”

葛定:“你們平時不吃麼?鎮裡賣的都有些什麼?好歹拿來吃。”

漢子:“這裡臨鴉河,陂塘又多,若吃魚鱉就有,著實是沒有的。”

一邊說著話,幾個漢子走出來,好奇地打量著葛定幾個人。

葛定對卞輝:“有魚鱉也好。多用油煮了,味也將就過得去。”

(430 / 877)
天漢之國

天漢之國

作者:安化軍
型別:歷史軍事
完結:
時間:2024-04-01 00:12

大家正在讀
相關內容
當前日期: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讀愛閣(2025) 版權所有
[繁體中文]

聯絡渠道:ma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