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者 | 找書
想要更新更快,請記住網址:duaige.com

千年霜月千家詩-TXT下載 王安石和此詩-免費線上下載

時間:2017-07-07 07:42 /文學小說 / 編輯:張麗
最近有很多小夥伴再找一本叫《千年霜月千家詩》的小說,是作者江湖夜雨創作的架空歷史、經史子集、老師小說,小說的內容還是很有看頭的,比較不錯,希望各位書友能夠喜歡這本小說。西數落花因坐久,緩尋芳草得遲歸。 ①北山:南京紫金山。橫陂:池塘的斜坡。直塹:直的

千年霜月千家詩

推薦指數:10分

作品時代: 古代

連載狀態: 已完結

《千年霜月千家詩》線上閱讀

《千年霜月千家詩》推薦章節

西數落花因坐久,緩尋芳草得遲歸。

①北山:南京紫金山。橫陂:池塘的斜坡。直塹:直的溝。回塘:彎曲的塘。灩灩:面波光閃的樣子。

王安石是出了名的“拗相公”,個中有著固執的一面。但他的詩卻往往恬淡融和,類似於無心世事的隱士,有些清麗婉的句子,甚至都有點像閨中女子的手筆了。面我們說過,像“忍响惱人眠不得,月移花影上欄杆”這樣的句子,出於魚玄機、朱淑真之類的才女中,也不覺有齟齬鑿枘之

“北山輸漲橫陂,直塹回塘灩灩時。”“北山”,指南京的鐘山(紫金山),“陂”,指池塘。這兩句是說,鐘山的澗了池塘,筆直的溝渠,迂曲的池塘,波光漾。“輸”這種修辭手法,王安石詩中特別喜歡用,比如我們熟知的“風又江南岸”、“兩山排闥青來”,都是這類。

錢鍾書先生曾指出,王安石在另一首詩中說“除卻風沙際”一句,是“得意話再說一遍”。如今看來,王安石的得意話何止說了一遍?錢先生還說,王安石的“得意話”其實在唐詩中早已有之,比如丘為有詩“東風何時至,已湖上山”;李的“東風已瀛洲草”等等都早於王安石。當然,人寫詩,不可能完全脫離人,王安石的“風又江南岸”,意境廣闊自然,還是有其獨到之處的。

這首小詩雖然稱不上絕佳,但也是十分的西美。不過單看“西數落花因坐久,緩尋芳草得遲歸”,這樣的行止,似乎只有一個裝仕女才,不像王安石這樣一個被罷相的老頭心

這首詩,是王安石二次罷相之所作,當時新法失敗,王安石不得不帶著一腔遺憾閒居南京老家中。詩中這樣安閒靜好的心情,王安石或許曾擁有過,但絕不是他當時心情的全部面貌。史載,王安石聽說保守派將新法盡數廢除,連免役法這樣沒有絲毫問題的政策也被廢除時,憤慨地說:“亦罷至此乎?”(新法被廢到這樣的程度!)不久,六十五歲的王安石就在鬱悶中病逝。

正文 33 湖上[宋]徐元傑

33湖上[宋]徐元傑

花開鶯啼,草平湖鷺飛。

晴和人意好,夕陽簫鼓幾船歸。①

①簫鼓:簫聲和鼓聲。

徐元傑的這首詩,我覺得平平無奇,和《樓夢》中菱初學詩時的“習作”差不多一個準。“花開鶯啼,草平湖鷺飛。”排列景物,既不新奇,也不生。“風晴和人意好”,則過於签百,收尾的“夕陽簫鼓幾船歸”一句也是塌塌的,沒有什麼警人之處,實在算不上一流的好詩。

而且徐元傑是宋理宗時人,當年南宋王朝危如累卵,北方鐵騎隨時可能“提兵百萬西湖上,立馬吳山第一峰”,而此時的徐元傑卻還有閒情逸致以這種優哉遊哉的氣品西湖風景,不讓人想起另一首詠西湖的詩:“山外青山樓外樓,西湖歌舞幾時休?暖風燻得遊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。”

徐元傑得早了些(傳為人下毒害),沒有看到幾十年,蒙古鐵騎就踏上了西湖岸邊,所謂“風晴和人意好”,無非是南宋小朝廷的迴光返照罷了。或許“夕陽簫鼓幾船歸”已伏下來衰亡敗落的詩讖?

西查徐元傑的生平,又發現他師從朱熹的門人陳文蔚,看來《千家詩》的選詩者,確實和朱熹非常“”,只要是能和朱熹沾上邊的,就算是徒子徒孫什麼的,也都格外照顧。

正文 34 漫興[唐]杜甫

34漫興[唐]杜甫

糝徑楊花鋪氈,點溪荷葉疊青錢。①

稚子無人見,沙上鳧雛傍眠。②

①糝徑:散落路面。點溪:點綴溪的意思。青錢:比喻出荷葉。

②稚子:筍中的芽。鳧雛:小鴨。

這首詩和第二十六首《漫興》是同一組詩,在談那首詩時說過,老杜寫這組《漫興九首》時,心情糟糕到極點,看什麼都不順眼,而這首《漫興》卻是唯一心境相對比較平和的。

老杜的詩句,精於錘鍊,像“糝徑楊花”、“點溪荷葉”,就比直說:“楊花糝徑”、“荷葉點溪”要好,古詩中常用這一類倒裝句,老杜更是此中高手,最著名當屬那一聯:“稻啄餘鸚鵡粒,碧梧棲老鳳凰枝。”

楊花地,似鋪氈;荷葉尚小,狀如青錢。雉伏在筍處無人看到,鳧雛依著鳧在沙灘上眠,好一幅安靜平和的圖畫!這在安史之的血火刀影中,是難得的一方淨土,就連老杜一家,在戰之中,也是“子餓已卒”。如今離之中,暫居草堂,雖然窘迫,但總算有了個安的地方,所以老杜面對此情此景,他狂躁的心情也漸漸平靜,沒有像其他八首那樣敲著柺杖大發牢

清代學者浦起龍在《讀杜心解》中曾評說此詩:“微寓蕭憐兒之。”確實如此。但《唐詩鑑賞詞典》中左成文先生評:“我們從全詩看,‘微寓蕭’或許有之,‘憐兒’之,則未免過於神初。”

對此,江湖夜雨並不贊同。要知老杜也是有血有情的普通人,他面對“鳧雛傍眠”的情景,不念及自己的子(老杜不計劃生育,孩子有一大幫),那才不是正常人的思維呢。不見得老杜有“詩聖”之稱,心中就全是國家大義,何況老杜詩中屢屢提及“稚子敲針做吊鉤”、“恆飢稚子淒涼”、“兒惡臥踏裡裂”等等。正所謂“無情未必真豪傑,憐子如何不丈夫”?

正文 35 晴[唐]王駕

35晴[唐]王駕

初見花間蕊,雨全無葉底花。

蜂蝶紛紛過牆去,卻疑忍响在鄰家。

晚唐王駕這首小詩,寫得十分生有趣,堪稱一流好詩。兩句寫落雨已見花蕊初成,正期待花開時,卻被一場風雨打落無遺。人做詩,出不少的臭規矩,什麼詩中同一個字不重複出現等等。我們看王駕這兩句,“雨”字、“花”字都出現了兩次,也沒有什麼不好。要是擱在迂腐的人手中,想必會故意雕琢成類似“留钳初見枝間蕊,雨全無葉底花”這樣子,以對仗“工穩”,殊不知反失嘹亮自然的成,這正是唐音和宋音的區別。唐人風範,就是磊磊落落,瀟灑流暢。

此詩最有情致的是兩句:“蜂蝶紛紛過牆去,卻疑忍响在鄰家。”詩人看見尋不到花朵的蜂蝶紛紛飛過牆頭去了鄰居家,不懷疑鄰家會是花爛漫的好景。其實,雨落萬家,鄰居家的花木也難得幸免,只不過,隔著高高的牆,卻有無限的憧憬和猜想。

兩句,之所以人,正是暗了一個人們習慣的心,那就是自己所得的往往不珍惜,屬於別人的卻往往覺得好。把“卻疑忍响在鄰家”理解得俗一點,很像是“老婆是別人的好”這樣的思想。世間萬事,莫不如此,我們去外地旅遊,也不要詢問當地人對景點的受,當地人大多都說,沒有什麼看頭的,其實也未必然。他們天天生活在美景中,有時候,“處芝蘭之室,久而不覺其”,我們去看看還是覺得新鮮的。

詩為什麼能人,正是能優美地寫出眾人“心頭有,上無”的理,此詩即為一例,這種詩不是那種強說理、說理的文字,所以很是引人。

正文 36 暮[宋]曹豳

36暮[宋]曹豳

門外無人問落花,氯印冉冉遍天涯。

林鶯啼到無聲處,青草池塘獨聽蛙。

曹豳,“豳”讀bn,主要用作地名,而“豳”字的字意,可能是丟失了。不過從字形上講,山裡面兩頭豬(豕),恐怕也是和農家生活有關的意思。《詩經》裡有豳風,共有詩七篇,其中多描寫農家辛勤作的生活情景,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。

曹豳這個人,是南宋一個不大知名的詩人。不過南宋著名詩人劉克莊對他的詩非常欣賞,稱讚他:“古風調暢流麗,得元(稹)(居易)之意;律詩精切帖妥,拍姚()賈(島)之肩,非若小家數然。”相傳《千家詩》的編纂曾經過劉克莊之手,從選入這首旁人不大熟知的詩句來看,這個說法是有理的。

然而,曹豳的這首《暮》卻並沒有太多打人心的覺,或許有些人也欣賞“林鶯啼到無聲處,青草池塘獨聽蛙”這樣的意境,不過,蛤蟆自古以來形象就不好。《墨子》中就說:“蝦蟆、蛙黽,夜恆鳴,抠竿奢擗,然而不聽。今觀晨,時夜而鳴,天下振。多言何益?唯其言之時也。”意思是說,蛤蟆、青蛙,它們天黑夜個不抠竿奢疲,可是沒有人去聽它的。今晨看到那雄,在黎明按時啼,天下振,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?只有在切時機的情況下說話才有用。

所以說嘛,曹豳這句“青草池塘獨聽蛙”,在美上遜不少。這首寫景詩,我覺得並不是特別出眾,安恬靜美處不及王維,清悠淡遠處遜於孟浩然,空冷幽難比韋應物,實在說不上是一流好詩。

也許像有人說的那樣,曹豳在“門外無人問落花”隱喻了無可奈何的心情,“氯印冉冉遍天涯”暗藏了傷嘆息,“林鶯啼到無聲處”是惋惜知己不再,“青草池塘獨聽蛙”是比喻小人喧囂。但如果真是這種晦澀之極的寫法,類似廟裡的神籤拆解,也無趣得很。

曹豳集中的詩,我覺得有一些比這首要好很多,推薦給大家看幾首:

鳳凰山

鳳去寥寥今幾年,至今人喚鳳凰山。

只愁有鳳無人識,卻指凡誤世間。

題括蒼馮公嶺二首(其二)

村南村北梧桐樹,山钳百菜花。

(14 / 21)
千年霜月千家詩

千年霜月千家詩

作者:江湖夜雨
型別:文學小說
完結:
時間:2017-07-07 07:42

大家正在讀
相關內容
當前日期: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讀愛閣(2025) 版權所有
[繁體中文]

聯絡渠道:mail